
上圖1是國際上通行下送風方式的一種改進應用方案,此刻它才真正具有節能效果。將前進風機柜采用通道封閉技術,即采用密閉空間方式將冷氣聚集在面對面的兩列設備過道空間中,等待服務器吸入的方式。這個方法較好扭轉了不建冷池的氣流組織混亂局面。但由于不同功率的機柜需要不同冷氣量,而冷池無法進行個性化調節,因此其制冷效率還是比可以精確調節冷氣量的下進風機柜要差一些。
優點:冷風通道封閉,可做到冷熱通道隔離,有利保證溫控效果較佳。

缺點:
1、需專門構建冷池,會影響機房的消防效果和機房美觀;
2、冷池密封容易被破壞。適合一次性機架安裝到位,不適合分批分期安裝機架和設備。當某一個機架需安裝或維修設 備,會破壞冷池的密封效果,影響其它機架降溫;
3、人員在機架前較長時間進行維護操作,會受到冷池內低溫的影響;
4、每一個機架的空閑部位需及時進行封堵。
二、下進風機柜應用
可先了解下進風機柜功能,下進風機柜排列布局及氣流組織詳見圖2和圖3。
1、下進風機柜的結構和功能 從機柜底部進風的機柜,稱為下進風機柜,其結構和氣流組織布局詳見圖3。
對于下進風機柜特點如下:
1)柜底進風口大小可調節 機柜進風口裝有風量調節板(如滑動蓋板),使得進風口大小依據設備功耗大小可在全開和全閉之間人為連續調節。
2)進風口與最底層板之間有曲面導流板 引導冷風進入機柜前門與設備面板之間的風阻最小。
3)機柜前面板為密封板,在內與服務器正面之間形成一個較大、密閉的冷氣通道空間;
2、下進風機柜應用分析
優點:
1)每一個機柜是一個獨立的封閉冷風通道;
2)機架可分批分期安裝,不會破壞已使用機柜獨立的冷通道封閉環境;
3)兩排機柜之間是熱風通道,適宜人員測試或施工;
4)每一個獨立的冷風通道開啟與關閉簡單、靈活。方便單機功耗大小不同時通風流量調節,方便檢測與施工;
缺點:每一個機架的空閑部位需及時進行封堵。
以上是對前進風機柜與冷池組合應用和下進風機柜應用兩種方式進行簡單比較。要在實際應用中真正做到節能效果最佳,還應該抓好機房現場的規范、科學管理,要實現“三分技術,七分管理”。
機房現場的規范、科學管理應包含這些內容:
1)單機架用電負荷需準確管控,下進風機柜功耗不宜超過4KW,超過必須采取其它輔助降溫措施;
2)架內設備正確安裝,前部不得凸出,不得形成風阻而影響進風效果;
3)機架內設備排列順序由下往上安裝,同架相鄰設備間空隙可方便安裝1U、2U高度等擋風板;
4)下進風機柜單機安裝設備后空隙很大,可采用“L”型擋風板,組成“浮漂式”擋風效果,可有效節省擋風板,減少冷風流失,增強降溫效果。 采用不少于以上措施的機房,可使設備降溫1-2度,換算成節能效果可達節省能耗10%左右??梢?,機架應用管理十分重要。
總結:
具上內容分析,在舊機房氣流組織改造中,選用前進風機柜與冷池組合應用,為最佳方法之一。而在新建數據、IDC機房采用上走線下送風,采用由機架底部送風的標準機柜,采用科學、規范的應用管理,比國際上通用的下送風即在兩列設備面對面排列,在前空間地板出風以及建冷池的方式相比,其安全性及節能效果更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應用技術,是最值得推廣應用的。